2021年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一份重要的通知,宣布了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的中方案例地区名单。这些地区包括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四个直辖市,以及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和新疆等18个省(自治区)。这些地区将与欧方的案例地区结对合作,深入开展交流和学习,共同探索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路径。
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是2012年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启动的一项重要合作项目,旨在加强双方在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已经成功举办了两轮对话和案例交流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果。
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将以“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围绕“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创新”、“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治理”、“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等三个子主题开展对话和交流。双方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高层对话会议、专家研讨会议和案例地区交流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据悉,中方案例地区在申报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身在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以及与欧方案例地区的互补性和合作潜力。例如:
·北京市依托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打造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区。北京市将与德国汉堡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将借鉴汉堡市在航空航天、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
·上海市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打造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上海市将与法国巴黎市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上海市将学习巴黎市在移动支付、网络安全、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天津市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智能制造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天津市将与意大利都灵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如何利用智能制造提高产业效率和质量。天津市将参考都灵市在汽车、机械、纺织等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加强智能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和能力。
·重庆市依托国家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打造大数据智能化示范区。重庆市将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重庆市将借鉴巴塞罗那市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方面的大数据应用,加强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和质量。
·河北省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绿色低碳与产业转型相结合,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河北省将与英国伦敦市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绿色低碳促进城市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河北省将学习伦敦市在碳排放交易、节能减排、绿色金融等方面的低碳经济模式,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能力。
·山西省依托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清洁能源与能源消费相结合,打造清洁能源示范区。山西省将与丹麦哥本哈根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如何利用清洁能源提升城市能源安全和环境质量。山西省将参考哥本哈根市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方面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强清洁能源的规划和建设,提高清洁能源的供给和消费比例。
·辽宁省依托东北振兴战略,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相结合,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辽宁省将与波兰华沙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增强城市创新力和活力。辽宁省将借鉴华沙市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数字媒体等方面的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经济的培育和扶持,提高数字经济的贡献率和增长率。
·吉林省依托东北振兴战略,推动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相结合,打造生物技术创新示范区。吉林省将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城市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吉林省将学习阿姆斯特丹市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方面的生物技术应用,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和转化,提高生物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黑龙江省依托东北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振兴相结合,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黑龙江省将与芬兰赫尔辛基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如何利用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将借鉴赫尔辛基市在有机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等方面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加强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创新,提高农业效益和品质。
·江苏省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相结合,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江苏省将与德国慕尼黑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江苏省将参考慕尼黑市在工业4.0、智能制造、数字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强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和实施,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水平和能力。
·浙江省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数字治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打造数字治理示范区。浙江省将与瑞士苏黎世市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治理提高城市治理效率和公民参与度。浙江省将学习苏黎世市在电子政务、智慧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数字治理实践,加强数字治理的建设和运行,提高数字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安徽省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相结合,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安徽省将与法国里昂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如何利用科技创新促进城市产业协同和转型升级。安徽省将借鉴里昂市在纳米技术、生命科学、环境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服务,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
·福建省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海洋经济与生态文明相结合,打造海洋经济示范区。福建省将与葡萄牙里斯本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海洋经济增强城市海洋特色和生态优势。福建省将借鉴里斯本市在海洋科技、海洋旅游、海洋文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海洋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升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构建海洋生态文明体系。
·江西省依托赣江新区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江西省将与爱尔兰都柏林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如何利用绿色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江西省将学习都柏林市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农业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加强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水平,构建绿色发展循环体系。
·山东省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山东省将与意大利罗马市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生态文明促进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的和谐统一。山东省将借鉴罗马市在历史遗产保护、城市更新、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优秀实践,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构建生态文明和谐体系。
·河南省依托中原城市群建设,推动智慧城市与城乡融合相结合,打造智慧城市示范区。河南省将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智慧城市提高城乡融合和发展的水平。河南省将参考特拉维夫市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先进模式,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提高城乡服务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构建智慧城市融合体系。
·湖北省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相结合,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湖北省将与德国柏林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如何利用绿色发展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和升级。湖北省将学习柏林市在循环经济、清洁技术、创意产业等方面的领先经验,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构建绿色发展转型体系。
·湖南省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数字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打造数字创新示范区。湖南省将与英国曼彻斯特市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创新提高城市文化创意和影响力。湖南省将借鉴曼彻斯特市在数字媒体、数字艺术、数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加强数字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构建数字创新创意体系。
·广东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国际化开放相结合,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广东省将与美国纽约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增强城市国际化开放和合作。广东省将参考纽约市在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领先地位,加强数字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高数字贸易的规模和效率,构建数字经济开放体系。
·四川省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数字治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打造数字治理示范区。四川省将与日本东京市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治理提高城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四川省将学习东京市在智慧安全、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社会问题的预防和解决能力,构建数字治理服务体系。
·陕西省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数字贸易与国际化开放相结合,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陕西省将与新加坡市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如何利用数字贸易提升城市国际化贸易和物流的水平。陕西省将借鉴新加坡市在跨境电子商务、智能物流、区块链技术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加强数字贸易的规则和标准制定,提高数字贸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构建数字贸易合作体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托核心区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数字文化与民族团结相结合,打造数字文化示范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数字文化增强城市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的水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参考伊斯坦布尔市在多元文化、民族音乐、民俗艺术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构建数字文化团结体系。
中方案例地区将根据自身特点和欧方案例地区的需求和优势,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双方将共同探讨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的理念、路径、方法和实践,并分享各自在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双方还将利用中欧班列等交通运输工具,加强物流、商贸、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双方经济社会的互联互通。
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对话合作机制将为双方提供一个深化友谊、增进理解、拓展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有助于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新时代取得更多成果,为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