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资讯
聚焦养老服务产业:2030年国内康养产业消费需求将达20万亿
2019-06-21 13:57:15


       近日,2019中国康养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启动了《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指南》课题。该课题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康养分会主导,旨在从康养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出发,重点研究分析康养产业发展关键要素的界定与划分,系统梳理目前康养产业面临的挑战和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001.jpg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49亿,占比17.9%,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66亿,占比11.9%,其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1.5亿,占老年人总数的65%,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400万,这个数据和比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增长。各种急慢性疾病对健康的危害成了影响老人晚年生活的重要隐患,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


002.jpg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康养产业的发展明显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单纯依靠政府难以补齐短板。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与积极性,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对接养老服务产业,是我国康养产业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需要科学、系统、完善的基础学科理论的支撑。


003.jpg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康养分会乌丹星表示,课题研究的核心价值和意义在于,可以为地方政府、企业在围绕康养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时,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康养产业是一个横跨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大产业,交叉性很强,康养项目的类型也不仅仅是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养老地产等。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规划相关康养项目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康养资源禀赋优势、基础配套设施等,关键是在顶层设计时就要兼顾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现今,很多企业充分以老年人生活需要为出发点,运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以智能家居为基础的系列产品,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用智能方案解决让老问题,让晚年人生可以开启又一段精彩。通过智能陪护机器人,人们可以自由切换房间的任何电器,满足居家生活需求。


004.jpg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康养分会总干事宋首屹表示,当前,康养产业的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迫切需要进行科学的引导。随着资本的纷纷涌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必将迎来一个爆发期。要避免“蒙眼狂奔”式的发展,学科的基础理论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希望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帮助康养产业中的从业者走出产业认知的误区和盲区。未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康养分会还将围绕康养产业细分领域开展更多深入研究,并持续的推动康养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结合。


005.jpg


       目前我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到2030年国内康养产业的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被誉为是一个市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目前,包括山西、河北、贵州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均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

       

       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也将持续关注康养产业方面的信息,将欧盟拥有的好的理念、技术、设备引进中国,助力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